「告白」觀後感

去年十月份上映的「告白」
上映不久以後就佳評如潮
可惜因為這個片名…
當時問了幾位男性朋友
都沒人對這部電影有興趣
這部片名很像愛情電影的片子
其實當初我也不太知道裡面的故事劇情到底在講什麼
只是後來看到一些網友的影評都不錯
而且題材是關於一個女老師對學生的復仇
我還蠻好奇為什麼這樣的內容會取「告白」這種片名的
所以一直都很想看
上週末看完以後
我才知道原來這部電影是改編自湊佳苗的暢銷同名小說
當年她推出這本小說的時候曾榮獲日本2009年書店大賞第一名
劇情是講關於校園青少年犯罪的事件
但是原本小小的一個事件
卻因為諸多的巧合
和跟關係人的牽連
導致後來產生如滾雪球般越來越難以想像的後果
透過每個角色的內心獨白
讓觀眾與讀者可以去充分了解在整個事件中
所有加害者、被害者、加害者的家人、加害者生活週遭的同儕
是用怎麼樣的觀點和態度去面對這件事
整個校園師生冷血、偏差、霸凌的一面
在這部電影中都可以看到
導演中島哲也是導過「令人討厭的松子的一生」、「下妻物語」的鬼才導演
他拍片的手法很特別
好幾段都是利用很反差方式來拍攝
比如說在歡樂的音樂和學生們天真無邪的笑臉下
他們做出的卻是非常殘忍恐怖的事情
在路旁小朋友開心得吹著泡泡時
同時發生的卻是一個母親跟自己的孩子斷絕關係的場面
還有在一個滿是問題學生喧鬧的教室
女老師卻無視這一切的混亂
冷靜地敘述著自己發生的天倫悲劇
因此看的時候會有一種反差帶來的奇妙衝突感
也因為拍攝手法如此之特別
所以題材並不會只因為是「校園青少年犯罪事件」
就讓整部片看起來很嚴肅和沒有新意
反而是讓觀眾感官有強烈的衝擊
接下來是我個人喜歡這部片的地方
在角色方面
我最喜歡還是松隆子這次的角色設定
她扮演的是一個以怨抱怨的女老師
用近乎智慧型犯罪的高明方式
進行了一場超乎想像的復仇計畫
看完以後會有一種很爽的感覺
另外片中飾演問題學生的那些小演員
在導演的調教下
無論是搗蛋的、心機重的、發狂的都演得絲絲入扣
讓人看了牙癢癢的
很容易就屏氣凝神地投入了劇情的氛圍中
電影的配樂方面使用了日本搖滾樂隊「Boris」製作的六首曲目
以扭曲的吉他展現人性和灰暗深沈的氣氛
也為電影加分了不少
個人認為這部片無論在畫面的美感、劇情的安排、角色的演技跟音樂的搭配上
都呈現得可圈可點
裡面探討的許多校園跟家庭亂象以及社會制度的合理性
也值得大家深思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上網查查二輪片的戲院
目前還在上映中
預告片:
[youtube=http://www.youtube.com/watch?v=-2rzcUO7j8I&w=480&h=385]
我是先看小說才看電影的
小說裡面的梗
在電影裡有些很早就給破了
不過..那位導演先生的幾部電影看下來
我還是很喜歡他的落差手法…
版主回覆:(01/25/2011 08:59:24 PM)
我同學也是先看小說才看電影的
他說電影這種拍攝方式比較不會讓人看了霧煞煞
反正看過小說的人
所有梗也都知道了…
以我這沒看過原著小說的人的觀點來看
不會有那種破梗太快的感覺^^
我寫的在這邊
http://lovelysteve.pixnet.net/blog/post/32875976
電影還有拍出一個觀點,就是這一切都是人與人之間無奈的命運(宿命)所造成的。
你會想,如果那天不是這樣,如果他不是這樣的家庭背景,如果他不是想要得到大家的注意,如果…….
但這一切都像是骨牌一樣,倒下去之後的連鎖反應,彼此傾倒,造成無法挽回的一切。
版主回覆:(01/26/2011 05:09:48 PM)
偉哥剛上映就跑去看了啊!
你的心得寫得好棒
非常地完整
佩服佩服
我覺得無論是電影還是小說之類的故事
都一定要有許多巧合
這樣串起來才會精采好看
尤其是那種以日常生活為背景的電影
若沒有那些"命運"的安排
拍出來也不會有爆點了
就像都是紀錄片一般
我很贊成很多事情都是命運造成的
不過我不喜歡有人動不動就把什麼事歸咎於命運
比如說工作不順、考試沒考好、找不到真愛
或是動不動就在求神問卜
有些人因為太依賴"命運說"
變得什麼事都不會100%投入去努力
命運反而成了他們失敗的藉口
這樣就本末倒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