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導寺站】欣賞專屬台灣的都市美學 「臺北那條通」

最近經過我台北租屋處附近的綠地時
發現這裡多了個外型獨樹一格的「鷹架組成的建築物」
不過你們也知道
現代人的生活步調其實很匆忙
真的會有閒情逸致看到什麼有趣的東西就停下來仔細觀察的其實不多
所以我之前經過的時候也頂多只會多瞄兩眼
就繼續前往自己的目的地了
直到前兩天
原本我打算去看「2011台北世界設計大展」的
後來懶人病發作又覺得它宣傳做這麼大
到了現場可能會人擠人
也拍不到什麼好照片
乾脆不要去
改成到住處附近這個常常經過的神秘建築物來一窺究竟好了!
停下來仔細閱讀布條上面的文字
才知道原來這是一個建國一百年都市再生系列活動的「臺北那條通」臺北居住美學推展計畫
主辦單位是「臺北市政府都市更新處」
基本資料
地址:華山大草原(台北市中正區林森北路27號)
展出日期:2011/7/23~2011/11/23
開放時間:週二~週四10:00至19:00/週五~週日10:00-22:00(週一則休館維護)
先拿一本門口的免費導覽手冊來翻閱一下
不然走馬看花的話感覺有點沒意義
先跟大家解釋一下「臺北那條通」的命名緣由好了
其實「條通」是日文裡「巷弄」的意思
像公司附近的林森北路巷弄就有「五條通」、「六條通」、「七條通」…的別名
而台北都市的建築特色
其實並不是那些高樓大廈
雖然我們也沒有上海或北京那樣古色古香的胡同
不過在台北都市的巷弄多了一些平凡、活力、髒亂、親切和不確定的幸福感
其實可以說是亂中有序
這些事情對於一直居住在這樣環境底下的我們來說或許不是什麼很特別的事情
但如果跟其他國家相比起來的話
這確實是台北才有的城市特色
整個活動的意念傳達上有一個思維上的觀點我覺得蠻值得分享的
那就是「尋找生活中的小確幸」
其實「小確幸」這一詞源自於「春上村樹」的作品裡
它所代表的意思由我來解讀就是…
珍惜及體會生活中一些小小的幸福
例如做完一件汗流浹背的活動以後喝下一杯冰水的感覺
如果你平常連這樣微小的幸福都可以很滿足的話
那人生一定也可以過得很開心
(有時候有人會覺得自己的生活乏而無味
就是因為心態的問題)
這次的展覽邀請了曾經獲得傑出建築師獎的邱文傑建築師、臺北國際藝術村蘇瑤華總監、環境藝術家潘一如等人籌組策展團隊
以巷弄美學、空間設計、生態循環不同概念構組的文創空間單元
讓參觀的人可以體會台北居住的生活精華
以及瞭解未來發展的一些可能性和方向
這是裡面一些主題館的設計草圖
我很喜歡他們設計的這種小卡
每張看起來都很精緻、有質感
原本我還不確定那個鷹架構成的建築是不是真的可以讓一般民眾走進去參觀的
結果還真的可以!
而且參觀的民眾並不是太多
對我來說正好是可以盡情拍照的好地方呢~
(彌補了沒去「設計展」的缺憾)
相信大家都很好奇為什麼「條通」會用鷹架的方式呈現吧?
其他當初的設計概念是…
鷹架是臨時、常民的建材
因為乍看之下錯綜複雜
所以更能展現出台北亂中有序的感覺
而且鷹架本身是白色的
又具有垂直性和懸挑式的風格
所以設計者企圖用這樣方式給人一種神聖大教堂的聯想!
裡面的細節其實有許多有令人玩味的小地方
像這個就是象徵胚胎體的「雪花片寶寶」
每個參觀的人可以拿取一片自行把它插在「條通」的任何一處
為它的美化也盡一小份心力
這裡的元素之一
還有這種計畫用建築模型用的1/20人偶
約3000個左右
以聚落的分式分佈在這整個場地裡面
當然…這些除了可愛以外
都是有其象徵涵義的
但講出來以後有點憂傷的感覺
所以大家有興趣再到現場去瞭解好了
如果你是個明察秋毫的人
可能會覺得這裡根本就是個「小人國」
這顆樹叫做「串門子」
運用樹木、蝴蝶和日常生活的用品
提醒我們都市發展會對生活的一切都帶來衝擊與改變
大家應該更珍惜現有的一切與重視資源的回收與再生
連整台腳踏車都掛上去
好屌啊~
這裡有一間「條通咖啡」
裡面是真的可以喝咖啡的
但要純參觀也很歡迎
(這裡的咖啡拉花技術有得過獎喔~)
這裡除了咖啡廳以外還有一個主題是「日常生活中的紀念碑」
背景裡那個藍白條紋的防雨布就是用來隱喻台北的城市風貌
體現台北的都市階層、展現獨特的地域環境
(防雨布應該是代表攤販、小舖的感覺吧?)
這台機車上面貼著街坊巷弄的照片
還塗成白色的
可能是要作成一種紀念碑的感覺吧?
我也不是很懂
老實講
這裡要傳達的很多概念
都是如果你不仔細去閱讀文字的說明
可能很難去理解的
因此…
如果不是本身就對這方面蠻有興趣的話
可能逛起來會覺得很無聊
我覺得這裡並不是太老少咸宜的場所
接下來要參觀的是這間叫「冰果」的「展館(我也不知道怎麼稱呼這空間才好)」
裡面一個人都沒有
其實我不確定這裡到底是只想傳達吃個水果冰的「小確幸」
還是真的有在賣冰???
(前面那一間是真的有在賣咖啡)
下一間叫做「生機廚房」
不過裡面好像只有特定的時間會舉辦一些跟生機食品相關的活動
(例如製作葡萄酒的講座之類的)
我參觀那時並沒有看到什麼東西…
接下來這個叫做「遺忘的閱覽室」
它的用意是要用舊書本及刊物報紙來提醒我們世界與環境的改變
強調重複再利用的重要性
因為現代人習慣很多資訊都透過網路和電視來傳播
書本這個媒介已經漸漸衰退了
所以藝術家想透過這裝置讓大家瞭解很多事情都是轉瞬即逝的
下一間是「單車概念館」
這裡運用流線型的鋼管設計
來象徵都市裡的快步調的時間流逝與律動
在這裡剛好遇上了一個疑似導覽人員的先生
大家都包著聽他介紹
他說這一區的圖案是用傳統家庭的鐵窗去製作的
仔細看看
你家或是你家附近
以前是不是也有用過這種紋路的鐵窗呢?
其實用慢活的方式去觀察生活的周遭
這些都是都市美學的一部份呢~
終於逛到最後一區了
這裡有一個長得有點像盧廣仲的清道夫人型立牌
很適合合影留念喔…
這個叫做「臺北那條通的那座山」
雖然看起來像座垃圾山
不過其實90%的資源都有回收的可能性
大家身為台北的市民都應該共同做好資源回收與環境維護的工作
環保要由你、我自身做起
展場旁邊的草地上聚集著許多年輕男女
應該是要為這兩天的「國際愛跳舞即興節」作準備的吧?
這是即將參與即興表演的團體陣容介紹
展場的旁邊還有一棟怪怪的廢屋
是在「臺北那條通」展場搭好之前就一直存在的
整棟房子的四周都有這種風格強烈的塗鴉
如果你也喜歡這種風格的話
不要忘了順道過來拍拍照喔!
p.s.我的表情跟這畫的相似度很高吧?
最後通知大家一下
雖然「國際愛跳舞即興節」在你們看到這篇文章的同時也許已經落幕了
但11/5的「臺北那條通」閉幕活動
這裡還會請來「朱宗慶打擊樂團」進行「躍動打擊樂團戶外演出」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過來欣賞他們的表演
順便也參觀一下「臺北那條通」的展場
反正全部都免費的
不妨趁這個機會來提昇一些藝文方面的素養也不錯喔!
老錢的表情好好玩~
台北好多藝文空間喔~有空也去走走..
版主回覆:(10/30/2011 09:21:42 PM)
對啊~
這裡參觀不用錢
又不會人擠人
我覺得蠻不錯的
好像滿好玩的
有機會也來去逛一下好了~ ^^
版主回覆:(10/31/2011 09:13:53 AM)
是啊^^
展覽只到11月底
之後應該會拆掉吧…
要把握機會
好特別的地方,希望有機會去瞧一瞧!
版主回覆:(10/31/2011 09:14:30 AM)
搭捷運馬上就到了喔^^
離善導寺捷運站走路3分鐘距離而已
每個設計都有它的意義~
版主回覆:(10/31/2011 09:15:59 AM)
對啊!!
不過有時候設計者有心
參觀者看不懂就會覺得很無聊
像之前跟其他朋友去看別的展覽或表演時
有人看不懂就會一直嫌
我知道在哪裡…只是不知何時有空去啦!…嗚..嗚…還好有大方的你願意做分享..讓我減少一些遺憾…哈哈哈!對了!你的表情跟圖案確實很像, 可惜頭髮太長了….你有非搞怪照嗎?.還是不太知道愛吃愛玩的老錢長什麼樣?…不過至少知道肚子不是太大….嘿嘿嘿!…
版主回覆:(10/31/2011 10:44:44 AM)
roger兄也太忙了吧…
這裡應該是屬於一小時內可參觀完的小展覽而已^^
我的非搞怪照很多啊!!!
我這篇倒數第五張不就沒搞怪
難道…我連不搞怪的正常表情都被roger兄認為是搞怪的臉嗎…
我要哭了
p.s.上週末回去我爸還說我變胖了
叫我要減肥
週末上台北,因為下榻旅館的關係,好幾次野狼搭公車都會經過這裡。遠遠就可以看到白色鷹架搭起的大建築。也注意到了標題「台北那條通」,當下心裡就是想著,應該指涉的就是「幾條通」的老台北。如錢錢所說,野狼好像沒見到什麼人觀賞(野狼也是那個沒去觀賞的大眾人群之一啦,科科)。
版主回覆:(10/31/2011 03:18:15 PM)
呵呵
野狼兄上台北怎麼沒知會小弟一聲
我就住在「臺北那條通」的附近呢!!!
其實我本來也不會去參觀的
是因為原本計畫要去的設計展
突然不太想跑那麼遠
才把多出來的時間用在這裡
不過進去以後發現還蠻有意思的啦~
很精采吶,謝謝分享
版主回覆:(10/31/2011 04:05:19 PM)
不會^^"
很高興你喜歡
哇!我每天都走經過這地方,但沒想到都沒進去看看。
還好有老錢的blog,讓我可以不用走進去,哈哈
我記得這以前還沒布置好時,我好喜歡。
只有單純的鷹架,真的好棒!
很單純,又純白,就是美,再搭上黃昏時的光線,真的好漂亮!
版主回覆:(10/31/2011 07:36:37 PM)
你每天都經過我公司和我租的房子附近喔…
改天要找我出來吃飯啦!
我很缺飯友的說!!!
看你介紹這樣精采 都想去玩一下~~
版主回覆:(11/02/2011 05:02:28 PM)
呵…
反正是不用錢的展覽
去走一走蠻不錯的^^